近年來,該集團軍根據防返貧監測情況,常態化開展惠民助民活動,定期到脱貧户家中實地走訪,為他們辦實事、解難題、送温暖。
一身戎裝、一襲白衣、一把手術刀,軍人的本色給疏附縣人民帶去“最美”的聲音,播撒下“最美”的種子,天山見證了相隔近萬里的軍民魚水情。
道阻且長,行則將至。可以預見,對中國的脱貧攻堅而言,2020,是一座書寫奇蹟的里程碑,更是一個夢想出發的新起點。
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有效應對扶貧農畜牧產品滯銷,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。
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4月1日召開新聞發佈會,介紹做好疫情期間脱貧攻堅和民政服務工作情況,民政部、國務院扶貧辦相關司局負責人回答媒體提問。
貴州省民政廳會同貴州省財政廳、貴州省扶貧辦日前制發《關於在脱貧攻堅兜底保障中充分發揮臨時救助作用的實施意見》,遏制民眾返貧致貧政策措施。
新華社記者18日瞭解到,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8個部門將聯合開展30項具體行動,持續釋放消費扶貧政策紅利,助力決戰決勝脱貧攻堅。
中央一號文件從資產管理、成員身份確認、完善產權權能等方面,提出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。
補短板必須堅持從農村實際出發,尊重農民意願,把當務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決好,力戒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,防止政策執行簡單化和“一刀切”。
脱貧攻堅還有哪些堡壘,脱貧硬任務如何不折不扣完成?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全面打贏脱貧攻堅戰作出了安排部署,吹響了決戰決勝的衝鋒號角。
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標對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,全面梳理任務清單,針對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8個方面的短板,提出一系列政策舉措。
武警雲南總隊:助力貧困村走好脱貧“最後一公里”
聚焦泉水村丨一條河、一棵樹、一段路在這樣變……
近日,武警雲南省總隊加大對掛鈎幫扶貧困山村的健康扶貧力度,派遣醫療隊深入尖山村和色德村開展義診活動,對“因病致貧、因病返貧”羣眾實施精準扶貧。
當年5月31日,在學校的操場上,29名學生面對武警官兵高擎着的少先隊隊旗,舉起右手行少先隊隊禮,學生們胸前的紅領巾與陽光下的橄欖綠交相輝映。
一棒接一棒,該指揮所官兵接力奮鬥了近20年,一點一滴改變了貧困羣眾的生活,與當地少數民族羣眾結下深厚感情,探索並總結出軍地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互幫、互學、互促的“三互”活動經驗。
初春時節,北部戰區幫扶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船口村傳來喜訊,黃牛養殖、水稻種植、旅遊服務、電子商務等培訓班先後結業。
4月初,河南省漯河軍分區脱貧攻堅督導組到所屬5個縣區人武部對口幫扶村進行“暗訪”,對照脱貧攻堅項目建設推進台賬現地核實確認。
這個“兵支書”脱貧攻堅代表隊,牛!
扶貧路上的軍人本色,這些人這些話樸實又動人……
老兵的扶貧日記
扶貧路上,風雨同行的“綠軍裝”
如今兩年多過去了,陳太華已經完全適應了泥巴裹滿褲腿的鄉村生活,還説2020年讓無為縣黃汰村成為令人流連的城市後花園。
田發興認為,退役軍人退役不褪志、退伍不褪色,堅守軍人的信念和品質,一生當中要不懈追求,才更有意義和價值。
今年的一季度極不尋常,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,但中國如期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決心沒有絲毫動搖。
5月1日出版的第9期《求是》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《在打好精準脱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》。
馬克思曾説,“任何一個民族,如果停止勞動,不用説一年,就是幾個星期,也要滅亡”“只要社會還沒有圍繞着勞動這個太陽旋轉,它就絕不可能達到均衡”。
切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。民生連着民心,民生凝聚人心。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一項長期工作,也是着力擴大國內需求、有效對沖疫情影響的重要着力點。
雖然距離勝利越來越近,但剩下的時間也越來越少,必須以“讀秒”的緊迫感推進脱貧攻堅,發揚連續作戰精神,全力以赴克難而進,確保決戰決勝脱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。
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,是全面打贏脱貧攻堅戰收官之年,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之年。
小康不小康,關鍵看老鄉。脱貧質量怎麼樣、小康成色如何,很大程度上要看今年“三農”工作成效。
習主席在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,向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發出了脱貧攻堅總攻動員令,吹響了脱貧攻堅總攻衝鋒號。
新疆軍區某裝甲團的扶貧故事:致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
健康扶貧,撐起貧困羣眾健康“保護傘”
珍惜春光 決戰脱貧
民兵“代言”農產品 立起產業扶貧“金字招牌”
旅遊種植兩不誤 梁泉村的日子變了樣!
2萬斤蔬菜滯銷急哭菜農?別急,火箭軍都要了!
全國人大代表周豐林:鞏固深化民族地區脱貧成果
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發通知
習近平講述的故事|“中國扶貧第一村”脱貧記
來自武警官兵的温暖!扶貧路上最難忘橄欖綠身影